明争暗斗,加上雷凌族也不甘寂寞,四个二流顶级文明更是忙着扩大影响力。也就是说,当时的银河系联盟基本上是一盘散沙,在强大的硅魅联盟面前简直是不堪一击。
所幸的是,在强大的敌人面前,银河系联盟的众多文明都做出了理智选择。
当时,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联合作战的问题。虽然织星族是银河系联盟的霸主,但是织星族不可能单独战胜强大的硅魅联盟,也就只能向其他文明,特别是四个已经发展壮大的二流文明妥协。正是在这个背景下,联盟星的建设提上了日程安排,而且获得了包括四个二流顶级文明在内的众多文明的支持。
只是,战争已经爆发,一切以战争为重,即便是顶级文明,也没有多余的资源用来建设联盟星。
结果就是,在第三次格林尼治战争期间,特别是初期,联盟星只是银河系联盟总部所在地。当时,包括三个一流顶级文明与四个二流顶级文明在内,也只是为联盟星提供必须的物资,并没有进行大规模建设。说白了,只要联盟星上能住人,而且能够起到协调各个文明的军事行动就足够了。
直到第三次格林尼治战争后期,也就是战局变得对银河系联盟有利的时候,联盟星的建设工作才得到重视。到第三次格林尼治战争结束的时候,联盟星已经初具规模。只是,当时表现得最积极的不是织星族,而是四个二流顶级文明,因为通过建设联盟星,不但能够扩大四个二流顶级文明的影响力,还能够增强银河系联盟其他文明的地位,以此抗衡在战争中发展壮大的织星族。当然,通过建设联盟星,还能够增强四个二流顶级文明的话语权,从而争取到更多文明的支持。
只是,直到第三次格林尼治战争结束后大约三百年,联盟星才有了现在的样子。
除了四个二流顶级文明的积极贡献,还与当时的技术突破有很大关系,即利用大型原能转换器就能提供必须的能源,从而在联盟星上营造出合适稳定的环境,并且确保联盟星能够得到持续发展。
到第四次格林尼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