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先锋,负责在前面开路。两个军团的两万名战兵足够应付一般程度的战斗,如果遇到强大的敌人,有织星族主力军团出面解决。也就用不着人类远征军上场。关键是,两个军团更灵活。能够应付各种各样的突发情况。
相关的工作由沈诚闻去安排,用不着杨屹操心。
与此同时,织星族主力军团也开始了战前动员。
必须承认,顶级文明就是顶级文明。此时,参战的织星族军团已经达到三千个,比进军北四区时多了两倍!
其实,这还只是先头部队。
在参战的时候,织星族只进行了部分动员,即出动的是常备军团。而全面战争动员还没完成。在硅魅大军撤退的时候,到达北四区的织星族军团只有一千个,而且只有一部分投入战斗。此后,银河系联盟议会通过了战争决议,各个文明都开始进行战争动员,织星族加快了动员速度。在杨屹率领人类远征军出发之前,到达北四区的织星族军团已经超过两千。还有更多的军团正陆续赶来。按照星魂女皇所说,只要战争一直打下去,织星族能动员数万个军团。
当然,投入多少军团,并不是由军团总量决定,而是由后勤保障决定。
如果在北四区作战。投入上万个军团绝对不是难事,毕竟本土作战对后勤保障的需求不是很高。只是,在格林尼治陨石带对面的北阿尔法星系作战,后勤保障就是天大的问题,甚至可以说是最大的敌人。要知道,把装备物资送到一万多光年之外的地方,哪怕用速度最快的飞船。也要花上一个多月。如果中途遇到麻烦,哪怕只是飞船出了故障,也必然耗费更多的时间。如果把运输途中的损耗,以及运输飞船的消耗算上,那么运输消耗就相当于运输量的数倍。
显然,支持军团在北阿尔法星系作战,只是提供作战物资就足够麻烦。
别的不说,为了让三千个织星族军团在前线作战,不但织星族动员了上万艘飞船,玉家还投入了数千艘飞船,并且在沿途建立了上百个运输中转站。即便如此,运送到前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