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但是根据相关记载,疯狂的开采行为至少导致矿渣星损失了百分之十五的质量。
这是个什么概念?
换成其他任何一颗星球,早就因为损失如此多的质量所导致的引力场改变而崩塌了。矿渣星没有崩塌,并不是因为地质构造特殊,而是在疯狂开采的时候,为了确保安全。矿工用各种方式加强矿道,由此使得矿渣星内部成为典型的蜂窝结构,也就更加牢固,没有因为质量损失而坍塌。
只是,这种非自然产生的构造无法长期维持下去。
说白了,人造设施都有使用期间。
更重要的是,矿渣星的繁荣没有持续多久,而且在资源开采完之后就被废弃,至今已经有数千年了。
什么样的人造建筑能够存在数千年?
就算有,也算不上牢固。
更何况。当初加强矿道,只是为了能够安全的开采资源,在大规模开采的时候。再大的矿脉都会被迅速开采完,因此在加强矿道的时候,根本没做长远打算,也不会有人傻到花大量金钱把矿道加强到能够维持数千年。
矿渣星上的矿道至今还在,只是因为在过去数千年里没受到破坏。
简单的说,现在的矿渣星其实就是一颗散沙般的星球。虽然不会因为一点点的外来扰动就坍塌,但是当外界作用过于明显的时候肯定会引发地质灾难,地基坍塌其实只是最小的地质灾害。
这就是卡尔森忽视的问题。
其实,严格说来。责任也不在卡尔森身上。
这就是,舰队司令部提供给卡尔森的资料根本不准确。全都是几千年前的,而卡尔森正是根据这些资料做了建设规划。显然。几千年前的矿渣星根本不是现在的样子,也就不会有这样的问题。
只是,卡尔森依然在自责。
他不但是一名工程部队的军官,还是一名地质专家。任何搞工程的都得懂地质,而且绝对算得上专家。就算舰队司令部提供的资料不准确,做为一名专家,卡尔森也应该提前想到这些问题。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