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行逆施带来的离心离德。
如果夺天下是一场比拼金钱财力的斗争,那钱弘俶一定会非常自信满满——可是很显然,财力并不能直接转化为军事力量。东晋,宋齐梁陈,哪个不比北朝的蛮夷有钱?它们逆推成功了么?远的不说,就说太原的河东节度使,哪一个不是比中原皇帝穷n倍、人口土地少n倍?但是就是靠着山西人的狠劲儿,把中原皇帝逆推了多少次?
即使是刘崇死了,如今的北汉不是依然靠着五万户口的国力就顶住了中原皇帝的将近三百万户口?(虽然背后有辽国在支援北汉)财富会隳堕人的血性和勇气。这是一个不争的道理。
这个时候,急着把钱惟濬立为世子,对于他究竟是好还是坏?如果不出十年,或者不出二十年,吴越国之不存,世子的身份,乃至到时候已经是国王的身份,只会招来杀生之祸……连刘表这种清谈的人畜无害之辈,留下刘崇遗孤都不能躲过曹操的毒手,何况如今吴越的地盘已经比历史上刘表的要大了呢?最好的选择,似乎就是维持现状,不让其他宗室再立功、再扩大影响。花上几年时间静观其变,看看大周到底有没有一统天下的后劲……
不过,世子虽然有可能会招来将来的额外祸患,但是先授予官职倒是没有问题的——于是,钱弘俶后来在处理幼子的问题时,沿用了当初他在备胎钱惟治身上用过的法子,也就是在嫡子钱惟濬刚满周岁的时候,先不给世子封号,而是先加“镇海军节度副使、检校太保、矜辖两浙土客诸军事”的官职。这一串职位当中,前两个在吴越宗室当中也算寻常,唯有“矜辖两浙土客诸军事”其实是比较要命的,那就意味着可以管辖两浙路一切地方军队和客军的军事指挥权了——当然,实际能不能指挥得动是另外一回事,好歹先占个名分。
钱弘俶在宫中踌躇不定,宫外的朝臣却是丝毫不闲着。元德昭多次上表,请钱弘俶慎重处置,不可做出加速南唐灭亡的布置。吴程则更加功利、直取结果:原本作为吴越老臣、重臣,吴程是不屑于和大王的近侍和得信任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