侬民富入吴越之后,广州都护府又传出了新的政令——对于羁縻州彻底归化的,在归化之日起,15年不检地——也就是说,哪怕这些人在自己的自留地上,学习汉人那样农耕为生,也可以在十五年之内不收农业税。十五年之后,保证“两次检地之间相距,不短于十五年”。也就是说在检地之后新开垦的荒田,拥有最长十五年的免税期。
这个政策和钱惟昱当初吸纳蒋衮等大豪商开发台湾是一样的,已经经历过了历史的检验。将来如果钱惟昱掌权的话,这项策略也会渐渐成为吴越国对付边远待归化地区的常态。
……
壮族百姓被新政的好处吸引,纷纷归化。消息在吴越国境内逐渐扩散之后,那些原本见识比较敏锐的、试图蹦跶一下的家伙,也都偃旗息鼓了——毕竟大王始终不曾正式宣布“摊丁入亩”这种表述方法,从头到尾只有“免除丁税”和“种粮比照盐铁官营”这两句看似表面毫不相干的话语。
大地主当中也不是人人都见识敏锐的,读书多的或许可以从中看出杀手锏,读书少的自然会脱节。原本抵抗力量就已经被分次削弱了,再加上不能捏成拳头合起来同时发力,那威胁就更加微不足道了。
显德三年的吴越各镇夏税分批入库的同时,吴越国历史上的第一笔“官营种粮”也卖了出去。销售额实现地点,当然是中吴军节度使的核心——苏州地区了。原因么也是非常理所当然的:占城稻乃是彭城郡王、中吴军节度使钱惟昱率先从海外引进的,至今在苏州是种植时间最广的,足足已经种了五年。而其他各地,分别要递减一些种植年份。
所以,苏州地区的农民、地主,也是第一批感受到“用前一年收获的粮食直接做第二年的种粮、数年后存在产量、生长期退化”这一现象的。撩浅军官营的六千顷军屯田,以及大约两万多顷的民田,其田主选择了从官府购入占城稻种粮——当然,这些种粮是不是真从占城运来的那就不知道了,反正官府只要保证你种下去之后的收成可以达到占城稻的效果即可。至于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