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妖?!”这名字怎么这么邪性,杨平玩文玩出身,这方面底蕴不高,拿得出手的鉴定知识都是和故宫博物院,历史博物馆,省博一些专家聊天强行记下来的,好歹他现在记忆力空前强大,算得上是博闻强记,但没听过没看过的东西就是两眼一抹黑了。
林女士取下金丝边花镜,捋一下鬓角的银发,一根手指一根手指地把白手套取下来:“嗯,墨妖,”她接过杨平端来的茶抿一口,“谢谢,墨妖是宋徽宗亲自监督制的墨,严格程度与其下旨年岁玛瑙烧汝窑一样,完全不惜工本,这才创造了历史上宋瓷,宋墨等绝代佳品。可惜宋徽宗的墨妖仅供他自己使用,不见传世,这一直是制墨史上的缺憾。如果鉴定出这确实是墨妖,呵呵,杨先生也就名扬天下了。”
赵伯悔得直拍脑袋,邹凯紧着拉住:“爸,这不还没确定呢吗?即便当初答应卖给你,咱们估计也买不起吧。”
赵伯想想,还真是这么个理儿,也就放下心情:“唉,要不说还是拍卖公司好呢,没这么大起大落的。”
杨平蹙着眉头和自己较劲儿,手里的成扇一开一合的,看得鲁老师和柴老师眼角直抽抽:“林女士,嗨,这么叫还真拗口,林老师,墨妖真得有真么珍贵?”
“珍贵?”林女士叹口气,看着那几方墨锭神往,“用珍贵二字形容墨妖太苍白了。宋徽宗的花鸟画早年间在京北拍到三千万的的天价,这和他所用的墨妖至今墨迹光亮有很大关系。别说现在的历史价值了,即便在当时。墨妖也是一斤黄金一两墨。”
杨平和邹凯都长着大嘴:“这么夸张?”
林女士笑一下:“宋徽宗赵佶昏庸无能,把大好河山拱手相让,但他的书画造诣却非比寻常,所绘的人物、禽鸟,登峰造极,独步一时,徽宗首创的“瘦金体”蜚声古今。鲜为人知的是他还是一位制墨大家。明人屠隆在《考槃余事》中记述:“宋徽宗尝以苏合油搜烟为墨,至金章宗购之。一两墨价,黄金一斤,欲仿为之不能,此谓之墨妖是也。”
“那墨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