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平大惊失色:“你懂这个?那你给说说这东西的来历,我就知道这是老物件儿,但是正经说法我还真不知道。”
宁静扬扬眉,看看宁光耀,沉声说:“这个高古玉我不懂,但是翡翠也是玉,基本是一通百通,能看出东西的好坏。但是我说这东西是从故宫流出的并不是从玉本身说的,是从这几个字上说的。”说着把玉虎反过来,亮出那几个字:故字留平***号。
“这几个字?”杨平接过玉虎纳闷儿。
宁静双手抱肘,点点头:“呵呵,这几个字我在故*宫博物院见过,这都是给故宫的文物上打的标签。”
杨平不信:“你又不玩高古玉,而且连这东西真假都定不了,怎么就能找到这几个字的来历?”
宁光耀眉头拧在一起,等着听答案。
宁静把额头的一缕头发撩在耳后,解释:“这几个字的来历可大了,我知道是因为有一次请欧洲几个客户去故*宫博物院参观,专门雇了一个解说员,-顶-点-小-说-因为这个几个字的来历太大了所以人家专门给讲解了一下。”
“来历大?”宁光耀好奇。
宁静点点头:“故字留平***号是民国时期故*宫博物院组织的文物保护整体南迁时写在文物上的文物标签。33年shan海关失陷后,故*宫博物院理事会决定将故*宫部分文物分批运往沪海。第一批南运文物两千多箱起运到最后五批共一万三千多箱。”
“具体数字我记不住,你就听个大概。其中有书画,瓷器,铜器、铜镜、铜印,玉器,文献,包括皇史宬和内府珍藏的清廷各部档案,明清两朝帝王实录、起居注,以及太平天国的档案史料等。还有《四库全书》及各种善本、刻本,当时国内发现最早的印刷品之一《陀罗尼经》五代刻本,国内最古老的石刻“岐阳石鼓”。文物抵沪后,在沪海法租界的故宫博物院驻沪办事处存放。同时在nan京朝天宫抢建文物库房。后来文物又分五批迁运至nan京新库房,1937年成立故*宫博物院nan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