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张三郎,其实就是张泽,他幼时不喜读书,只对经商之事情有独钟,家族变故后,他便彻彻底底放弃了求学,年仅十几岁便跟随商队四处走商。
张泽为人精明豪气,出手大方,从不以士族出身自傲,即便是见了山贼也能称兄道弟,道上的人感其诚,以三郎称之。
据说有一次他带着商队走商,不幸被一伙强人围上了。
眼看就要人财尽失,匪首却认出了队伍里的张三郎,他立刻将探子叫过来拳打脚踢,埋怨探子没打探清楚,竟然劫到了张三郎的头上。随后一众强人分毫未取将商队护送出界。
张泽人望可见一斑!
不过近几年黄巾四起,张泽商队行商不多,后起强人们知道张三郎的反而少了。
此时的张三郎正骑在战马上和张拓说话,张拓本来被母亲拉去一起乘坐马车,但是只做了半天实在闷得受不住便从马车里钻出来坚持骑马。
“前面不远便是潍河,过了潍河,这路上就不太平了,”张泽叹了口气,不无忧虑的说道:“到处都是乱匪,虽不说十室九空却也相差无几。”
荒野四处都是积雪,在惨淡的日光下映射出一片片晶莹的色彩,感觉不出温暖,再想想雪层下的饿殍尸骨,更是让人心生寒意。
“乱匪多了,咱们不就又能抓些壮丁了,”张拓故作振奋状。
其实他比谁都清楚,黄巾之乱对中原大地的伤害根本就不算什么,接下来的百年征战才称得上是惨绝人寰,汉朝人口从五千万人锐减到不足八百万。
此后便是五胡乱华,晋朝鼎盛时人口一千六百万,经历了八王之乱和五胡十六国之后,全国只剩三百万,若是没有冉闵,中华大地的汉族便真的就此灭绝了。
可怜冉闵保住了汉族血统元气,却不被以后的元清等外族王朝提起,至张拓穿越而来那会,竟然因为民族大团结的便利,将这位千秋不朽的历史人物生生扼杀,也无怪乎有崖山之后无中华的说法,因为民族之魂已死,只剩遍地卖切糕之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