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江面。
八月,清政府和英国签定了《南京条约》。
至此,天朝大国的龙袍被脱掉了最后一件裤衩。
和同时代的大多数知识份子一样马璋铭也陷入了迷茫和彷徨之中,他在思考。路究竟在何方?
这时间里出了一件事,原来天津的那个人家里有一个女儿,早在十几年前就和马家订了娃娃亲。待到马父携所有家产北上给马璋铭完婚时马璋铭才知道有这么一件事。
和所有的人一样马璋铭无力反对这桩婚事。而且,在这一段时间里他发现自己也有点喜欢那个小姐。
爱情本身就是一件保质期很短的东西,年轻时我们常分不清什么是爱,什么是自己的内分泌。
而两者又是如此的相象,一样是一种鸦片般的病。
女方是一个书香门第,但经济不太宽裕,而马家却是大富之家,这次马父举家北迁可算是一个双赢的结果。女方改善了经济,男方得到了主流社会的认可。
马家就在天津乡下买了地建了宅子,马璋铭一直怀疑马父是因自己的事无颜呆在成都而北迁的。
环境改变人本身是一个商人最朴素的哲学。
马家的新宅子紧邻大沽口,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炮声在一个晴朗的日子里响起。马璋铭看到了一只完全不同于以往的军队是这样把一个貌似巨人的炮台象沙堆一样摧毁的过程,内心的震撼使他对自己的人生道路产生了怀疑。
读书,做官的真的是自己想要的道路吗?
从那时起马璋铭就对介绍西方社会的书产生了兴趣,苦读四年后他得出了一个结论----只有实业才能救中国。
只要有了实业就有了大炮、军舰、铁路,就有了中华民族的崛起。
此时已经是公元一八六零年,距第一次鸦片战争已经有二十年了。在这长长的二十年间马璋铭也曾去北京考过几次,但都落了第。马家也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天津豪门。
马璋铭明白了事业救国的道路后不禁暗恨,自己这二十年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