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几天,对一些官员还真不怎么熟,虽然对这个人选是无所谓了,但能得到这李氏族长的推荐应该都不简单,随即开口道:“这方凯杰朕是知道的,琳琅候世子,现在是在兵部任职,也算是青年才俊。那这程念文和王治又是何人?”
“启禀陛下,程念文是河东道潞安府生人,开明四年科举二甲出身,现在在户部供职,品阶在从五品上。王治是南阳郡生人,开明六年一甲榜眼,现为御史台从六品下平章御史。”说这话的却不是李博言,而是顾华之。
听到这两人的出身,苏秉桦不由觉得这李博言确实不简单,不仅举荐的三个人分别来自京都勋贵、寒门、世家,还能在片刻之间就想到这些对他绝对有利的人选。
而且这次他看似推荐了三个人,但其实他已经把人选定下了,此人便是王治。之所以多此一举说出了另外两人不过是在等着皇帝还价,即便最后没有选上王治,另外两人不论是谁他都不算太亏。更何况现在的他十分确信皇帝是个聪明人,他相信皇帝最后不会让他失望。
没让人等太久,苏秉桦在明白另外两人的身份之后,就想到了一些李博言的打算,他一直以来奉承的就是没有把握的事不做,要做就要最大的利益,没有多长时间犹豫,他就道:“利农司创立初衷便是为了了解天下疾苦,体察民情,为主官者应该是敢于直言纳谏之人。王治王卿家身为御史台御史,上谏帝王,下查民生,当是最合适的人选。
陈玄,李卿家、拟诏书,设利农司,置主官为司正,从五品上官职,具体事宜交由吏部办理。”
“臣等遵旨。”
这大周朝从此以后就多了一个看似低调但所有人都不敢忽略的从五品官职——利农司司正。
不久,消息传出,京都各方反映自是不同,没过几日这则消息就变得天下皆知。
普通百姓对多了这样一个利农司多是当成了茶余饭后的闲话,在他们看来这无非就是年轻的新皇帝刚上任要烧上三把火,听着是对的有好处的,实际就只能是当个笑话听,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