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现任皇帝的好感,这让很多人有点坐不住了。而当天下午云曜的再次进宫可谓是加了最后一把火,让这些人彻底决定不再观望了。
这些人主要指的就是这些京都勋贵,在他们的局势分析中,李家、郑家这样的家族可以不在乎,东方烜、徐元达这样的寒门士子已经在倒向新皇,云曜的进宫再次强调了云家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只有他们这些人至今还在犹豫不决。
这对他们来说是一件很危险的事,京都开国勋贵们已经从近百年前的以十二大国公府为首到了现在的以“两公三侯府”为首的地步,大周开国时总共封了二十一家世袭公侯,传到现在,就是加上郑家也只剩下九家了,其中有五家还是在其后的岁月中出现的。他们的大多数中间都断了传承,至于原因绝不是因为没有子嗣断了,而是他们站错了队。
这次应国公、淮安候、琳琅候联袂而来,就是为的站队,但来皇宫见苏秉桦却绝不是他们决心倒向这位新皇,而是为了看风向。皇帝的智慧会是影响这股风向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他们这次来可以理解为是在试探皇帝的智慧。
这一点苏秉桦还是有所准备的,在和云曜见过面之后,他就有了这种准备,这些人要来试探他,不同于宁王的真正的试探,而云曜要借这次机会试探所以人。
只是这些人试探的方式倒是苏秉桦没想到的。
在苏秉桦来到皇帝平时单独接见朝臣的紫苑阁后不久,就有内侍领着应国公曹青浦、淮安候郭燕平、琳琅候方应物进了门,规规矩矩的行礼,没有一丝挑剔的拜见,配上三张略显严肃的脸,让气氛显得有点死板,总让他觉得有点不得劲。
之前和宁王从无聊到愉悦,和云曜从平静到气愤,和云太后从紧张到惭愧,无论如何总让他有一种动力在里面,可现在面对这三位,从见面就让他有一种压抑的感觉,或许这才是皇帝和大臣见面时正常的相处模式,只是他却非常不适应。
不适应就要改变,这是苏秉桦现在的想法,这次他没有和宁王、云曜见面时刚开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