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和柳重楠、方邵已经变了脸色。
他居然胆敢直呼宋真宗的名字!虽说宋真宗已经过世有约两百年了,但大宋朝为尊者讳的习俗并没有改变,尤其是在以识字知礼为荣的读书人中间,宋君鸿的这种行为已经可以称得上是“狂悖无礼”了!
不过好在有宋一朝时的社会风气还远不像后世满清时那样充满奴,朝庭也极少因民间对皇帝的风评而进行残酷血腥地镇压。所以士子们可以放开了评论朝政,甚至私下点评皇帝的品德得失,其中因言获罪的案例却十分之少。
宋君鸿的言行恰好是处在“犯罪”不足,“失礼”有余的况之间。柳重楠和方邵尽管脸上变了颜色,却只是互相对视了一眼,一时讷讷的停住了口,再没有过多言语。而史福则是眼中的惊奇之色一闪即逝,毕竟这一路上他见了太多这个少年郎的怪异言行,多少已经有点见怪不怪了。
宋君鸿却并没有太在意边其他人的脸色变化,只是攒眉慢慢地思索着。按自己的记忆,这宋真宗赵恒应该是宋太宗的第三个儿子,他可以说是一个极大的幸运儿,因为在此时,那种由嫡长子继位为主的宗法制度早已经开始普世,并且成为不容撼动的世俗铁律,在这种宗法制的规定下他本来绝没有资格去继承皇位的。但老天爷却先后让他的大哥赵元佐发疯、二哥赵元僖暴死,随后赵恒便捡到了这个天上掉下来的大馅饼,所以宋真宗难免迷信了点儿,有些时侯喜欢“不问苍生问鬼神”。但好在有大宋朝渐成熟的文官体制扶持着,也不曾闯下什么太大的祸事来。其余时侯不管是为人还是为帝都中庸了些,在位二十多年,最大的事件莫过于当时北方的辽国入侵,后来在宰相寇准力排众议的规劝下,咬咬牙御驾亲征。宋辽双方会战于距首都汴京三百里外之澶渊,宋战胜辽国,但因真宗惧于辽的声势,不顾寇准的反对,以每年进贡辽大量金银为”岁币”于澶渊定盟和解。历史上称为“澶渊之盟”。从此以后,宋国对于北方游牧民族,总是又恨又惧。
但宋真宗对于文人却是格外的优容,这点与只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