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的黑衣人一齐张口惊呼了一声。鄂朱山的攻势凌历惊人,枣面人却笑了。最终果然还是这个使用“岳家枪”的老人先沉不住气,大概是因为他有急切关心的人吧?可他也深知在岳家枪面前,却无所谓先机后机,枪势一出,便必然一往无前!枣面人也打起了十二分的小心,挺刀与之缠斗在了一起。枣面人学的是扶桑刀术,招法简捷却是凌厉无双,攻击技巧与中原武学大有不同。鄂朱山初次对上这种奇诡兵器,一时还摸不清他刀法的深浅,先前那种磅礴无帱的攻势也暂时为之一滞。但岳家枪法纵横于世,当年金国无数高手也都要叹服败折于此枪法之下,自然是名下无虚。而鄂朱山更是潜心修习此枪法四十年,对枪法里的种种变化运用可谓炉火纯青,把枪法的威力发挥了个十成十。所以尽管枣面人对岳家枪法已然有所了解,可他仍然是破不开,攻不动,克不了。何况在枣面人心中,除了对岳家枪法的熟悉之外,还有对其深深铭刻进骨髓里的畏惧。二人因为都有顾忌,初时让打的互有保留,倒也难分难解,但随着战局时间的逐渐加长,鄂朱山对倭刀刀法的了解越来越多,初时一直被堵压的枪招威力也就越来越强劲起来,以至于枣面人的倭刀再也压制不住对方的枪劲,其中还隐隐然已有徐徐反攻、不断进击之势。岳家枪技,百炼成钢。面对鄂朱山这越来越强势的枪法,枣面人心底痛苦的回忆再一次的涌现了上来。原来这名枣面人本也是出身于一个许姓的武术世家,祖上三代都是替人看家护院的武师。其父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中救下了一名来宋国经商失败险些被饿死的倭国商人。不想那名倭国商人却是大有背景,是倭国那边掌控平安朝朝政的权臣平清盛之亲戚。这平清盛本是一名武士,后来在历次战争中不断积功,官位越做越高,最后干脆在倭国那边的小朝庭里做到了位及人臣的太政大臣,再进一步又直接架空了倭国的天王,其权势不下于中国东汉末年的曹魏王。须知这个平清盛与寻常的只知打斗和争抢领地的武士不同,多次修缮兵库港,与隔海相望的南宋通好,大力推进扶桑与大宋之间贸易。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