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打书 > 历史军事 > 回头万里 > 第四节 鸳鸯谱订成佳耦 四

第四节 鸳鸯谱订成佳耦 四(2 / 4)

以郑雨农的才学和处事,将来仕途上的大好前程是人人都可预见的,同僚们谁也不会傻到这时侯跟他竖敌,直接大笔一挥,也给帮着改了过来。

当然,这只是个应对人查的手续罢了,生活中没人把它当回事儿,必竟是叫了多年的习惯,多数时侯,大家私下里仍是以郑杏儿称呼她。

对于郑小六和郑雨农的这番患得患失、谨小慎微地忙碌,宋君鸿颇不以为然。在他看来,民间习俗大多很有趣,应该大力保护和传承,但显然不应该包括个别的陋习。风俗是因世人的维护遵守而起,也必然会因为世人的不在意而慢慢消失,像这种“同姓不婚”的习俗,大可大家都不去理会,慢慢也就会变的可有可无起来。宋君鸿热爱很多民间的文化习俗,但却并不在意“同姓不婚”的习俗的破坏,这只是为了维护宗族宗法制度而衍生的一种陋俗,虽然客观上说“同姓不婚”的确有减少近亲结婚机会的作用,但却并不科学,更不人性。因为更准确的方法应该是根据双方的血缘关系来限定双方的婚配权,而不应该仅根据姓氏就横隔天堑,像郑雨农和杏儿般虽然份属同族,却是在他们的父亲这一辈时就已经开始出了五服,即便是在后世,这种关系申请结婚也是完全可以的。何况天下同姓的人多了,这种法规风俗不不知曾拆散多少大好眷侣,或给人们增加多少麻烦。

其次便是提亲的事。虽说郑雨农自已都点头答应了这场婚事,但去找媒人时郑小六还是犯了愁,因为哪有姑娘家上杆子去找媒人催着男方娶自己的道理,就是再两情相悦也丢不起这人。可要是不催吧,郑小六又不好意思回家面对女儿期待的眼神。更何况他还有另一层担忧:明年郑雨农就要赴京参加会试了,万一要是真的中了榜,那么接下来就要赴职任官。开榜的进士不得在自己户籍地区任官这是大宋朝的祖制,郑雨农调到外地去赴任,到时侯杏儿是跟着去还是不去?不去,杏儿年纪也着实不小了,等不起。去吧,又没名没份的,也一样让人笑话。

最后还是在宋君鸿的建议下,去请郑知庆来做这媒人

最新小说: 乱世小军户 边军悍卒 亮剑:从晋西北打到上甘岭 说你私生子命贱,你带七个老婆造反? 与前夫和离夜,将军在我榻上贪欢 大明国医:从九族危机到洪武独相 被赶往封地就藩,陛下何故谋反? 嫡子世无双 穿越乱世成兵户,从领媳妇开始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