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高汉心生不爽。
“谁不能把我和孩子们分开,偶像也不行!”高汉的脸色逐渐冷了下来,眉头一挑对李嗣业说道:“我知军中规矩森严,但我跟那些兄弟已有三四年未见了,当下又无紧要军务,能否请李参军为我等行个方便?”
“行军打仗岂是你等叙旧言欢之地?”李嗣业心中下意识地反对道,暗恼高汉生硬的态度便想一口回绝。
李敬大笑一声适时地打破了两人间的暗战,“高帅安然归来乃是大喜,李将军何不成人之美?”
李敬发话李嗣业不愿相驳,无奈地收起恼怒之色,恭声回道:“既如此,便听从先生之意吧。嗣业尚须视察地望,少陪了。”
说完,李嗣业专派一人回营向主将禀明原由,然后带着其他四人继续巡察去也。
没了阻拦,孩子们呼拉一下围了上来,激动不已地向高汉
述说离别之情,七嘴八舌地吵得那个热闹。
高汉挨个看去,与记忆中的名字一一对照。
“不错,不错。”
这些孩子比高杰他们那拨要小一些,但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三四年时间过去了,孩子们都长成十五六岁的大小伙子了,一个个生龙活虎好不精壮。来的这些也只是一部分,其他的都在家里。
好容易见礼完毕,高汉领着孩子们席地而坐,欢声笑语的好象又回到了在象雄的时候。
略述离情,高汉让孩子们先坐着,他则拉着李敬单独聊一些事。
“李嗣业似乎对李叔你极为尊敬,但以他的官衔不在龟兹职事为何会出现在这里?”
李敬笑道:“李嗣业京兆高陵人氏,出身贫寒,但为人耿直、勇武,应召入安西军伍之初只是一名火长。前次我去龟兹办事路遇此人相谈甚欢,便向时任安西都护来曜举荐了一番。来曜破格提拨他为兵曹参军。
嗣业在讨伐苏禄犯境诸战中表现极为抢眼,来曜在卸任之前已累其功为他请正六品上、昭武校尉散阶之衔,目前兵部尚未回函勘确。
来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