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边高汉在抓紧时间进行着洗脑教育,外面的战事也有了一些微妙的转变好看的小说。m
石和诏被困之后,高汉担心的越析人并没有南下支援,后来在高汉的再三逼问下阁罗凤才道出实情。
原来,南诏早已跟邓赕诏联系过,统一战争一打响,邓赕诏便阵兵于越析边境,两诏人数、战力相差无几,越析诏质问无果也摸不清邓赕诏想干什么,自然不敢分兵支援石和诏。
高汉奇怪的很:“这邓赕诏与越析诏之间相距堪远,中间还隔着一个施浪诏,这种越境作战却是为何?”
阁罗凤一本正经地回道:“施浪和越析、浪穹三诏虽同属吐番辖治,但三诏之间并不和睦,时有争斗。此番邓赕诏便是邀施浪诏在我南诏出兵、越析诏首尾不可兼顾之机一起陈兵于越析诏的边境,意图夺取越析诏之铁矿,实则是拖住越析诏不使其南下。”
高汉白了他一眼,“你唬弄鬼呢?或许施浪诏不知出于什么原因相信了邓赕诏的鬼话,我却不信。越境几百里,就为抢点矿石?相比邓赕诏,施浪诏紧邻越析诏,就是拿下铁矿邓赕诏也没法长期管理,最后还不是给他人作嫁衣?不知道是邓赕诏傻,还是我傻?”
阁罗凤摸摸鼻子讪讪而笑:“其实,邓赕诏的诏主咩罗皮管我父王叫舅舅,我们是亲堂兄弟。我们早就约定好了,两家共取河蛮之地,分而治之。”
“我靠,你们这合纵联横之策玩的可够狠的,这一手不但逼得越析人没法南下,恐怕最后那施浪诏也得被你们玩死。”
驱虎吞狼,高汉不太明白为什么这么简单的计策施浪诏会中招。不过有时简单的却是最有效的。一种计策的成功在于天时、地利、人和,也许是因为南疆特殊的人文地理促成了此计的妙用,如果换作高汉或者他人来布这种局,恐怕就不一定能收到这种效果了。
战争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利,利之所使让人禁不住会趋之若鹜,只不过施浪人看到的只眼前的小利,南诏却是着眼于长远的大局,孰高孰低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