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往长安,当面接受册封,受金钿带等七事。
两国暂时不行大唐税制,有边患时,视其实际情况,一应军需由河西节度补给联盟、剑南西川补给飞凤。
高汉奇怪地低声问墨志子:“怎么没设都督府或者都护府之类的治所?”
墨志子嘴唇微动,声音凝成一条线传入高汉的耳朵里:“这是为了不刺激吐蕃,只在两国置安康军和宁远军各五百,以体现大唐的统治。等局势稳定时才能设州府、任免长史、督尉之类的文武官员,但是我估计局势几年内怕是稳定不下来。”
高汉听乐了:“真能整,这不活买卖吗?”
“异邦归附哪是那么容易的,得想周全了,还得看看其他邦国的反应才能继续深入。不过现在这样对联盟和飞凤都有好处,没有大唐的管制,发展起来要自由一些。”
“也别太自由了,得悠着点儿。”
高汉悄然把警告拓跋忠的事跟墨志子说了,墨志子瞅了瞅他,“做的不错。”
宣完旨,等人连声相贺,说了一大堆勉励、鼓励、激励之类的哆嗦话。
宾就早就不耐烦了,接过圣旨随便一放,然后向三位唐使问道:“什么时候动身去长安?”
宾就直截了当、急不可等的举动让皇甫惟明愣了愣,与另外两人对了对眼神才回道:“自然越快越好。”
“那现在就走吧。”宾就说着便站了起来。
“啊……啊?”
“我们雪域人没啥大讲究,仪仗之类也不用带。给大唐的国书和皇帝的礼物早就准备好了,联盟这边各有分工,我和允凤妹妹离开一段时间不会出什么乱子,所以咱们随时可以出发。”
“好,痛快!”皇甫惟明大喜,击掌而赞,心下却暗惊联盟高效的办事能力和对局势的预判力。
一切尘埃落定,皇甫惟明要带着宾就和允凤走吐谷浑道去长安,鲜于叔明这次传旨后被外派为剑南东川判官正四品下,正好与章仇兼琼和高汉一路回蜀地。
收拾妥当,高汉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