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子华得了宗室玉,高汉一样获此殊荣,不过除宗室玉之外高汉还得了一封金城荐书。
所谓荐书不是推荐高汉当官的,而是推荐高汉去就学的。太常寺国子监、门下省弘文馆、中书省集贤书院和史馆、及东宫崇文馆、司经局等学府可任选其一。
“你在蛮邦太久,还是回归我汉地正朔为上。”
这是金城的原话,也是给高汉开的“大后门”,而且在信里不经高汉同意直接霸道地说高汉是她干儿子。这就是李氏皇族人的脾气,有时办好事也坦率、直接地让人受不了。以她跟玄宗皇帝的感情,谁敢小觑这封荐书的份量?
公主说这话时眼中带有浓浓的母性光辉,即有爱屋及乌的舔犊之情也有身前思国的离托之意,说得高汉一阵心酸,觉得从哪方面来说自己都没法拒绝。只得暗叹一声从郑重、甚至执拗的有些自以为是的金城公主那里接受了这番好意。
带着汪子华从止桑宫潜出,一路上两人心思沉重谁也没说话,直到回到山洞之内检察一切无恙后,汪子华一屁股坐到地上长出了一口气。
“知道李夫子跟我交代什么了吗?”
高汉一摆手,“我虽然也得了玉,但没打算履行职责,所以那是你们宗正寺内部的事儿,我现在对这些没兴趣。”
“你还真洒脱。”汪子华摇摇头自嘲道,“他给我交代了一些规矩,还让我回大唐后找宗正寺的宗正卿报备,我今天地给自己上了一个套儿啊。”
高汉诧异地问:“知道是套儿你还钻?”
“这不正合你意?”汪子华小白眼一翻,“统领道门,这是个强助。你、公主和李夫子三人意见暗合,证明我在这方面尚堪一用,我为什么不接?再者我自觉浮游于世太久,是应该做点实事儿了。”
高汉扑嗤一声乐了,“浮游于世太久,你小人家年不过二十,怎敢说出这种话?”
“有志**常恨晚,无心碌碌空百年。我大彻大悟了还不行?”
“行,赞一个。”首次听到汪子华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