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在城外落脚,高汉带着李敬在密探们的紧张监视下边走边聊。
李敬平和地对高汉说道:“我对赛朗本人和巴氏虽然也无好感,但凭心而论,其实也怨不得他们为吐蕃出力。”
“怎么说?”
“除了历年来吐蕃俘掠的唐人外,象巴氏这样跟随文成公主来到吐蕃的唐人过的倒并不委屈。这些人有侍卫,也有工匠,千山万水地来到吐蕃,等故主一去,他们怎么办?留下不甘心,可吐蕃也不放他们走,只能得过且过地在这里安家。后裔们想过的好一些,就得给吐蕃作出贡献,时间长了便被蕃化了,这无可厚非。”
高汉默然了,觉得李敬说是没错,想得到就得付出,这个道理什么时候、走到哪都一样。
“从唐人看来,他们忘记了祖宗,但是谁能知道他们内心的苦憷?大多数都象巴氏这样,心里背负着沉重的负担在生存着。如果我这次没出意外,恐怕我的后代也得象他们一样在吐蕃过活。以前不愿意去想,但这就是背井离乡者的无奈。”
李敬站在高岗上望着逻些城,眼中难掩苦涩,“有时候我会妄想,如果吐蕃和大唐是一国就好了,那样我们这些人也不会在情感上倍受离国之苦,在这里也能过的安心和开心些。”
“会的,早晚会有那一天的。”高汉在心里默念到,可不敢跟他说,转念又自觉有些好笑:“这里毕竟不是原世,将来如何发展尚不可确定……”
做好约定,李敬带着遗恨和希望走了,高汉赶回酒楼协助王富贵处理善后。
老店和新店都是位置较好的铺面,想接手的人很多,钱契顺利交接,王富贵夫妻得带新东家几天。高汉则得等金刚回来才能走,算了下时间,怎么也得四五日左右,正好可以先送王富贵夫妻。赤德祖赞那边倒不急着回复,事到如今他爱死爱活高汉不愿意替他操心。
抽空找到了飞凤安插在逻些的细作,头目还是高汉的一个学员,叫戎济。经他介绍高汉了解到,飞凤和吐蕃一直处于僵持状态,军事上无攻无守,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