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张有序地忙活了三个多月,造纸厂终于要正式投产了。 高汉说过他没有教化天下的高尚情操,也没有教天竺人造纸的义务,所以所有天竺人都被他打发去采集物料去了,只留下几十个掌握技术要的领象雄人操作,其他的则在外面警戒。
第一批生产的是混料纸,精心挑选的稻草和几种柔韧性好、纤维细密的植物混合在一起做原料,即使瞎了也不必心疼,这就是让工人们熟练掌握造纸技术的。
经过实验验证,生产工艺没问题,就是技术不过关,纸抄的薄厚不均。这个急不得,得慢慢来。不过高汉从他们的操作上倒是发现了几个不错的抄纸工匠,下令以后就由他们作为主要抄纸工。
随着熟练程度的提高,纸的质量越来越好,十几天后,高汉觉得时机成熟了,便决定开始正式生产竹纸。
采伐的竹子经过切段、浸泡、杀青,然后放入特制的楻桶内,与石灰乳液搅拌在一起上锅蒸煮八天八夜,坚硬的竹子就变成了丝状。捞出后放到清水中仔细清洗干净,就变成一团团雪白的竹麻了。
把这些竹麻用柴灰水浸透,再放入大锅内按平,铺上一寸左右厚的稻草灰。煮沸之后,把竹麻移入另一桶中,继续用草木灰水淋洗。草木灰水冷却以后,要煮沸再淋洗。这样经过十多天,竹麻自然就会腐烂发臭。其他稻草类的原料处理,大致也是如此。
待竹子内部淀粉都被消除干净,就可以拿出来放入臼内或者水碓舂成泥状,直到纤维长度大小一致,符合标准为止。结合商业因素的考虑,高汉让工人们按不同的配比分批舂制。第一臼是竹麻和稻草混合料纸。
舂好后,把泥料倒入抄纸槽内,加上清水和纸药,搅拌均匀,就可用特制的竹帘抄纸了。
抄好的纸在竹帘中成型,然后一张张地扣到准备好的木板上,一千张一摞,用压杠榨出其中的水份,最后用铜镊一张张掀开,送到烘干室内烘干。
当一个工匠兴奋地拿着一张雪白的竹纸向高汉请功时,高汉的眼睛湿润了,一种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