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汉也特别提及了一下杨选此人。蜀中杨家是大族是弘农杨家的分支,乃是前隋皇家宗室,有名的杨玉环和杨钊、也就是杨国忠都出自蜀中杨家。
高汉怀疑杨选也是此杨家之人,所以让李唐特别提醒唐玄宗注意此事。如果此事一经查实,那么杨家所图就耐人寻味了。玄宗日后沉迷声色导致番镇自立,乃至安史之乱恐怕与杨家都脱不了干系。
“此去最大目的不是需要大唐出兵攻打吐蕃,而是需要大唐从各方面钳制吐蕃,只需拖个七年八载飞凤便可不惧吐蕃任何挑衅了。
另外你要注意几个人。首先是高力士,此人总体上对大唐忠心耿耿,深得玄宗信任,打通他这个关节可加强对玄宗的影响。其爱财,产业不少,飞凤现在没有金银宝物可供你活动之用,这就得你自己想办法了。”
李唐点点头:“我会想些办法拿下此人的。”
“第二个,你要注意李林甫,此人也是大唐宗室出身,目前正处在上升期,官职不大,但此人城府极深,擅谋权柄,有‘笑里藏刀’之奸,还有‘唾面自干’之忍,被人称为‘口有蜜,腹有剑’,才智、能力更是一顶一的强人。”
李唐惊讶地问:“大唐竟然有这样的人立于朝堂,那岂不是个隐患?”
高汉很高兴李唐能这样看李林甫,这说明李唐的心性中正。
“是个隐患,但这种人往往有大才,得看什么人用、怎么用他。此类人可用但不可重用,玄宗现在还算开明,他自然不敢轻易露出爪牙,一但玄宗疏忽,此人便是大患。此次回唐你不要多与他接触,以免被他利用,切记。”
李唐有些不服气,高汉脸色一沉:“此人入仕初只为千牛直长,后迁太子中允、太子谕德、国子司业,自此一路晋升,拜御史中丞,历刑、吏二侍郎、再黄门侍郎更得玄宗恩宠,甚至暗中插手皇嗣之事。
大唐现在对宫闱管理极严,可他却能经常与嫔妃、宦官主要是武惠妃和高力士两人私通信息,掌握玄宗的一举一动从而在朝堂上适时迎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