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有三个似梵非梵的古字。
“古吐火罗文!”
高汉一眼认出这种字体,吐火罗文是从左往右写的,与原世的书写习惯一样,这种字他还真在玄女那里学过一些,虽不多但这三个字高汉正好认识。
“因陀罗。”高汉习惯性在把这三个字翻译习了汉语,同时心里一惊。
因陀罗:天帝。意思为“最胜、最优秀、最优越、征服”,古婆罗门教以前的吠陀经籍所载众神之首。此神好战,本是雅利安人共同尊奉的神明,对它的信仰随雅利安人进入古天竺,曾一度是诸神的领袖、雷神和战神,空界的主宰。
后来婆罗门教兴起,并随着古天竺其他非雅利安人的不断反抗,雅利安人的原始教义与古天竺的神话融为一体,因陀罗成了诸天中的次神,有些天竺和汉地古籍中翻译为“帝释天”。
“我的乖乖!”
高汉心里大骇。这可是据说公元前三千前古雅利安人信仰的最高神祇,怎么会出现在这里?这里洞窟的人物到底是什么年代的?他们又是怎么知道因陀罗的?难道他们与古雅利安人有所交集?
高汉怀着巨大的疑问从头往后看去。不出意料,每个人物手里都有一个被捏住的木制雕像,形象不同,名字各异,有些高汉听说过有些没听说过,听说过的印象最深的是著名的阎罗王耶摩、火神阿耆尼、众鬼夜叉等。
高汉分析,这些木制雕的神祇是属于古雅利安人不同时期信仰的神祇,而洞窟里的人物也应该是生活在与他们相对应时期的某个种族的人。
从壁画上看,这些异族人最初的信仰是主要是东方的龙、凤两种神兽,从第三窟到第八窟就有了古雅利安诸天之类的神祇形象与龙凤并列出现,应该是这些人或者这些人的种族开始了龙、凤崇拜和古雅利安人原始宗教并存的信仰。
但从第九窟开始,战争场面多了起来,诸天神祇图像成了龙、凤共同打压的对象,形象也一落千丈,画的就跟小鬼儿似的。
因为只有名字和图案高汉不好判断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