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量的好好的计谋,在吴佩孚面前都不好用。
这话说出来酸溜溜的,大有不是我军不努力,而是敌军太狡猾的无奈。
张作霖已经开始打退堂鼓了。
可张学良却明白一个道理,如果这时候撤军,奉军内部的矛盾将是何等的尖锐?“前线将士付出的代价实在太大了,这时候撤军,恐怕连将领都不服气。”
张学良的话也不无道理,前线的将领都已经打出了火气。尤其是郭松龄,他已经把第三军都压上去了,要不是张学良故意临走的时候给郭松龄留下了一些貌似不可以动的兵力,郭松龄已经无兵可用。加上张学良的近卫师补充上去了,郭松龄将面临因为伤亡巨大不得不退守锦州的困局。可同时,直系也是强弩之末,双方都在比拼各自的耐力,上层的决定稍微不慎,就可能将奉军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精气神都挥霍一空。对此张作霖也明白,当然他更清楚的是儿子是倾向于郭松龄更多一点的。既然儿子要继续打下去,当爹的也乐见其成,反正到了冬天这仗就打不下去,就一两个月的功夫而已。
说起来,直奉大战打了两场,前两次太过儿戏。打仗都被称为儿戏了,可见奉军的局势有多尴尬!第一次交手,就别说了,排兵布阵都还没有完成,前线奉军就已经溃败的不成样子了。然后……没有然后,张作霖就颠了。
主帅逃跑,那不叫逃跑,而是战略撤退,诱敌深入,可惜吴佩孚并没有上套,要不然十二月的东三省都不用张作霖出手,就能把十几万直系大军冻成冰棍。
反正那一年,张作霖在奉天的日子挺难熬的,内心的阴影完全被吴佩孚的仇恨填满了。吴佩孚这老子太强了,按理说奉军是先发制人,率先发动攻击。可结果呢?前线崩盘是三天,全线溃败是一个礼拜。最后愁的张作霖只能胡说八道,是直系很无耻的出动了飞机,俺们东北人淳朴,敬神灵,没见过这玩意,被吓住了,才集体逃跑的。是爷们就真刀真枪的干,别动用这些歪门邪道。可实际情况是这样吗?
十万奉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