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多,也毫无意义。可是遇到一个死要钱的巴玉藻,他除了恨得牙痒痒之外,还有什么办法?
“飞机的发动机是关键,一台发动机的使用寿命是有限的,建议每架飞机多配一台备用……一点也不贵,每台才两万多,但是却让飞机多了一份保障。都是用于战争的武器,可靠性最重要了。要是准备来台备用的发动机,至少能用十年!”
“气压表是飞行高度最重要的高度衡量仪器,有必要多准备。”
“副油箱是长距离作战的重要装备,没有真不行!”
……
一架飞机,买一台备用发动机,这要多傻,才能做到的程度?
白坚武认为和巴玉藻的谈判就是噩梦,巴玉藻就是替白坚武着想,本着多一点保障,就多一分胜算的理念灌输给白坚武。可后者明显是不领情,愣是没有要万无一失的保障。
这让巴玉藻很失望,好说歹说,白坚武在嗓子快要吐血之前,谈妥了合同。
而在之前的两个小时,北洋政府已经颁布了大总统令,撤销卢永祥江苏督军的职务。
这是毫无意义的,对民国很多军阀来说,根本就不会在乎曹锟的态度。尤其是在南方的地方势力,那个不是手握重兵的土霸王?曹锟是想要撤销,就能撤销的吗?
可卢永祥不一样,他的周围都是直系的势力,连带着因为接到段祺瑞的命令,想要打压王学谦被识破之后,卢永祥在江苏等于失去了所有的盟友,独木难支。心存去意的卢永祥根本就没有打算反抗,按照他手中的兵力,倒是可以发动一场战争。
可结局已经预料的战争,对于他来说毫无意义。
同时,他对段祺瑞在政治上的妥协,表现出莫大的失望,这种失望情绪放在他的仕途上,本来就让他承担了巨大的压力。政见的不合,加上对王学谦本能的畏惧,让他没有多做反抗,就宣布下野,江苏军队等待浙军接收。
这个结果让白坚武非常不满,原本就吴佩孚的打算是让卢永祥和王学谦反目,双方在淞沪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