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打书 > 历史军事 > 大世争锋 > 第1317章 民国已经快容不下他了

第1317章 民国已经快容不下他了(1 / 8)

readx(); 住在上海的民国百姓是幸运的,他们第一时间知道了在长江口浙军和英国舰队发生那场海战,还诡异的打赢了。这种事对于民国的老百姓来说,几乎可以用百年难得一见来说。

涨脸。

太涨脸了。

上海滩就连租界里拉车的黄包车车夫,见到巡警和洋人的时候,后背都不自觉地挺拔起来。仿佛打赢了英国人,也有他们的一份功劳。

打从上海开埠之后,也没有这么喜庆过。

兴高采烈的市民,肆无忌惮地在租界里燃放鞭炮,用游行来庆祝浙军大展雄威,将英国佬嚣张的气焰给打压了下去。如今这上海滩,终于有点民国人自己的地盘的意思。百姓当家做主是不可能的,但挺起腰杆不用再看洋人的脸色倒是真真切切的。

加上报纸上长篇累牍地宣传,不断的揭露洋行的商业模式的构成。主要贸易出口为矿产、农业产品,少量的初级工业品的贸易构成中,民国绝对不需要看洋人的眼色,只有洋人看民国人眼色。因为洋行如果不购买民国的这些矿产和农产品,比如说丝绸,茶叶、有色金属等商品,他们在欧洲,在美洲的工厂就会因为原料不足而停产。

这些报纸都是在租界里为主要发行的,比如说《新闻报》、《申报》等,几乎将民国的外贸关系解释的异常清楚。到现在,如果民国的商人还不抱团形成商业团体,商议协定价格,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一个合格的商人。

商机,竟然在是政府用报纸作为宣传阵地,将洋行的神秘面纱揭开之后,露出的竟然是一条松松垮垮的老太婆的臭脸。谁还会把洋行当成菩萨一样供着?

从经济、军事、政治,这些对于民国人感觉距离自己非常近,却又无比遥远的东西都一下子敞开了供应。

要不是民国百姓不知道知识爆炸这个新名词,肯定会被眼前眼花缭乱的新思潮,新概念所迷惑了双眼。而这些东西,是原本列强在华的遮羞布。以前只要一动这些问题,租界当局肯定要坐不住。可现在,

最新小说: 抗战之这个杀星才9岁 空降1630 家父雍正,我是乾隆? 我不是袁术 大乾边关一小卒 三岁奶团下山:绝嗣皇帝爹有崽了 归流 抗战:天下第一孔二楞 顶级大昏君 穿成假太监:后宫太乱,皇帝跪求我平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