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的15%,在1919年之后到1925年期间,这个数字将被大大提高,最多的时候已经占到了财政收入的30%。并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超过年财政收入的20%。其中一半以上都会投入海军的新军舰建造之中。
这样的投入,让日本拥有了世界上第三强大的水面舰队的实力。
但同样的情况,民国做不到的。就算是民国做到了国内统一,彻底解决军阀混战的局面。但是短时期内也无法像日本那样做到整个国家的财政都对海军倾斜。这是豪赌,没有几个国家会赌得起。就算比民国强大的苏俄,也无法做到这一步,只能将有限的资源和资金投入到陆军和发展空军中,等于是放弃了海军的建设。
这是无奈之举,也是资源最优化的选择。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日本是海岛国家,海军的存在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甚至可以削减陆军的数量。但是民国和苏俄都是大陆国家,陆军的数量根本少不了。
民国和苏俄很像,拥有辽阔的幅员,需要大量的陆军。相比投入更加更加庞大的海军来说,完成陆军的常备数量和预备役制度,就能够让民国拥有自保的实力。抗日战争时期,为什么民国会在初期坚决抵制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足够的军队进行反击?
就是因为兵源的问题,参军的都是农民手工业者少量的工人和学生。军事训练只有短短的几周时间,对战术一窍不通,只有一腔热血支撑着抵挡的信念,铸就了民族精神的同时,也让这场战争变得异常的悲壮。而这种悲壮其实可以在民国初年就可以被避免。
陆军建设才是王学谦的重中之重,而空军发展是保证陆上战争优势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
海军……只能是在放弃的行列。dudu1();
陈绍宽登上台阶,心里苦闷不已,他知道王学谦对战略部署的计划之中没有海军。或者说是海军占很少的一些份额。确切的说,王学谦要发展的就两样东西,潜艇和鱼雷攻击艇。
前者在秘密试验阶段,什么时候技术成熟很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