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出现了偏差,谁也不愿意在上海爆发战争。
美国人是这样想。
英国人其实也是这样想的,可嘴硬的英国人就是不肯示弱,退一步怎么了?难道就会损害大英帝国的地位吗?
肯定不能。
就两国的国力相比,英国具有绝对的优势,在陆军装备,海军的舰艇数量,飞机数量,甚至军队的素养,都要远远的优于民国的实力。而在工业实力,也就是战争潜力上英国强大的工业能力更是会让民国绝望。这是绝对不平等的的较量,唯一让英国人无法下决心作战的是距离,超过两万公里的补给线,这可不是玩的。
英国玩不起,现在的大英帝国已经不是八十年前的英国,那时候的英国在欧洲,甚至在全世界都没有对手。
英国的舰队横行在世界任何一片海洋,宣誓他们的霸权。但是现在,日落西山的帝国已经完全没有财政支撑这么一场远洋作战了。英国人能够在欧洲找到的盟友估计也就是意大利人了。
就意大利人傲娇的性格,完全做得出派遣一支不超过白人的队伍来充数,而且其中大部分都是厨师。
如今的民国,和二十多年前的清朝都已经大变样了。陆军除了在火炮和机枪的数量上和欧洲强国有很大的差距,在单兵武器中几乎没有太大的差别。而军阀混战的结果是民国的军队越来越多,已经超过一百万,直逼150万大关。
没有几十万军队能够打赢这场战争吗?这样的提案在众议院就没有被通过的可能,在上议院甚至会成为故意挑起战争的罪证,让康斯丁爵士吃不了兜着走。
带着一个让人失望的消息,克宁瀚会见了王学谦:“抱歉,英国人的态度很强硬,谁都知道英国国内不会支持这样的一场战争,可英国人就像是一群闹事的猴子,根本就没有妥协的可能。”dudu2();
“让您费心了,对于这样的结果,深表遗憾。”
王学谦适度地表现出了一些失望,恰好能够让克宁瀚看到,但很快就隐藏起来:“我们不会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