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没有扑上去和意大利人拼命。
至于法国人?
康斯丁爵士彻底绝望了,魏尔登竟然拒绝了和他的会谈。认为公共租界的问题,不应该牵扯到安详的法租界。再说了,魏尔登也不认为自己有那份实力可在这次人为破坏中捞取足够的好处。没好处的事,法国人一般都提不起劲来。
自从美国领事馆失望而归之后,康斯丁爵士回到外滩33号的英国驻沪总领事馆之后再没有离开过。
半个小时左右,汇报一次火灾的具体情况。
间断的时间都是在和各国的领事打电话,希望找到实力足够的,立场坚定的小伙伴。不过很可惜,一个都没有。
至于日本驻沪总领事?
别逗了,日本公使都回国了,日本外务省全部将面临清洗的可能。所有的官员都战战兢兢地等待国内局势的平稳。或许很多人不知道,民国十三年的日本国内局势也陷入了泥潭之中。长期高压的政策和赋税让财团苦不堪言,对于军方内阁的失望已经陷入了谷底。
这一年也正好是大正十三年,公元1924年,日本的政坛经历了三次组阁。试想一下,在一个和平时期,国内经济持续增长的时期,一个国家的领导机构却换了三茬,可见日本政坛其实对于民国的关心程度几乎为零。唯独只有军方,不断地希望通过鼓吹增加对民国的入侵。
但军方的影响力还在,不得不说,日本驻沪总领事的回国,并不能预示着什么,但松井石根的到来或许能够解释一些必要的内幕,说明日本军方的目的也不单纯。
激起矛盾升级,增加手中筹码等等伎俩来重新为军方把持内阁创造条件。
不过,在此之前,他们需要潜伏一段时间了。
而松井石根或许就是军方的那颗棋子。
还不过松井石根似乎感觉到了身上的重担,但完全没有体会到军方高层对于他的期望。可惜,他已经走在了岔路上,在最关键的时候,他竟然去了安庆,远离风暴中心的上海。
或许有他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