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他经历了。或许在不久之后,他逼走舰队的罪状会在民国很多报纸上被广为宣传。
……
民国十二年的上海,经历了两年的东南局势的风云突变,这座因为开埠而崛起的移民城市,却依然不受任何影响,蓬勃发展的动力,让任何一个在整个时代生活的人都感觉不可思议。
就像是逆天生长的魔力之都,就算是狂妄的日本人,漫步在上海这座城市内,也会深深的有种自卑感。
至少东京随处可见的小木屋和国际都市丝毫没有关联,一种无力的挫败感,在上海的新地标的出现之后,更是达到了一种巅峰。高度超过120米的大楼,亚洲第一,俯瞰着古老的东方。
‘一个城市需要一座能够展现这座城市的地标建筑,上海还没有,所以,建造一栋摩天大楼是必须的。这是能够带动整个上海魅力的投资……’
这是在地产交易所开业时,王学谦说的一句话。当时没有人相信王学谦说的话,以为是他给自己圆谎而已。毕竟花上五六百万,建造一栋大楼的疯狂举动,在上海滩简直是破天荒的。
当时的王学谦不过是一个商人,一个刚刚崭露头角的商人。
但当这座环球大厦建造完成之后,一切都变了。整个上海的地产业都陷入了一种疯狂之中,地价就像是坐飞机一样,直上云霄。英国人收入颇丰,法国人收入颇丰,黄金荣一跃成为新贵。而不是靠着他那点不入流的生意,做一个幕后的帮派头子。
这位是真的发达了。
而得到好处最大的还是英国人,甚至连英国人看待这位民国最年轻的新贵的时候,眼神都是异样的。从内心上来说,英国人内心对王学谦有着深深的防备。不用多说,王学谦盯着盐税,关税,这是英国人不能容忍的。
可上海是英国人的上海,公共租界作为远东最大的租借,所集聚的财富,让英国政府都不能忽视。
而对上海贡献巨大的王学谦,让英国人有种感激不起来的无力感。工部局已经连接否决了将一条马路改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