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将指派过来的。
这个已经迟暮之年的老特务,在燕京嗅到了不一样的味道,曹锟接见孙传芳之后,就已经开始着手准备了。
而冈村宁次的身份是最妥当的,当年在陆军士官学校,冈村宁次是孙传芳的区队长。两人有不错的交情。
实际上,日本军校的教官,一般都和民国的学生或者更早清朝的军校学生有着不错的私交。目的是不可告人的,是日本军方的硬性政策。长期的政策倾斜之后,导致日本军方非常容易的就能在民国安插眼线和情报机构。
这是无法避免的结果,孙传芳其实并不喜欢冈村宁次加入他的指挥机构,这和私人交情没什么关系。是为了保密和更高的自由度等原因。当然他需要列强的支持更加迫切一些,所以也只好捏着鼻子认下了。要是再过二十年,孙传芳足够吹一波牛皮。
老子当年的司令部内,有个鬼子参谋。叫‘冈村宁次’,平日里就做些打杂的活。
可惜在民国十一年,冈村宁次的‘逼格’很低。名声虽然很大,被誉为日本军界的‘三羽乌’,可归根到底也不过是一个陆军之中郁郁不得志的少佐。
而且冈村宁次结交的朋友也多半是这些不得志的边缘人物,比如说永田铁山,这家伙马上要发迹了,不能算,想象一下永田铁山的小跟班是东条英机,东条英机的老爹是中将军衔,就应该知道这货是不可能被埋没的。还有些并不年轻的。却渴望获取战功获得晋升希望的军官们聚集在一起取暖,比如说山下奉文、梅津美治郎、松井石根等人。都是冈村宁次小团体内的核心成员,而且几乎清一色的少佐军衔。
不过冈村宁次并没有跟着孙传芳来福州。而是提前去了厦门。
作为一个派遣在国外的,以搜集情报为主要工作的军官来说,他的职位太低,以至于身边根本就没有传递情报的人员,更不可能有电台,只要发挥双腿的优势(其实应该是劣势),自己颠颠的跑到厦门的领事馆去问日本情报人员。
不仅是日本,在民国时期,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