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党’更加强大。就算是这一天办喜事的蒋中正,在他登上权力巅峰之后,也是在做修补匠的工作。
用一句浅显的话来诠释就是:人心散了,怎么能带好队伍?
陈炯明在广州发动兵变。对于整个‘国党’的严峻形势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而陈炯明在发动叛乱之前是什么身份?大都督,是‘国党’之内最为核心的人物之一,是掌管着数万粤军兵权的实力派。而广州又是孙大先生和‘国党’的福地,虽然广州的老百姓都不大喜欢这些人,可商界还算支持,弄得来钱。
政坛也相对的比较开明,加上‘国党’的最重要的举事都是在广州发动,俨然有种大本意的意思。
不同于上海。
广州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尤其是对军事实力还很弱小的‘国党’来说是个最理想的大后方。距离北洋军队的主力很远。劳师动众的南下,不合算。
而广州的经济在民国中,虽然已经呈现衰退的迹象。
但这是大环境造成的,清朝的时候,广州是作为唯一开埠的城市,沟通东西方的贸易交易,汇聚了大量的财富,一度成为世界第四大城市。但是随着多次大火,还有上海、武汉、天津、大连等城市的崛起,广州在贸易上的地位相继被上海和天津取代。
可这并不影响广州在世界范围内的城市财富排名中位列第六的事实。
排在广州之前的是纽约、伦敦、巴黎、上海、波士顿。
如此富庶的城市。人口百万,加上繁忙的商业往来,几乎垄断了民国和南洋之间的大部分商业贸易。没落,只不过是相对的。坐拥广州,让‘国党’可是在短期内积聚足够的力量。而且不会受到任何势力的贸易阻拦,甚至军火采购也是极为方便的。
虽说广州政府失去了民国最重要的一支舰队,可已经投靠曹锟的南洋舰队敢来广州封锁港口吗?
还真的不敢,因为封锁广州港,间接的需要封锁香港。这等于是公然和英国的远东舰队叫板。要是北洋政府有这个实力,吃掉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