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事吗?在民国境内,什么样的豪门办喜事,需要总理亲自当场庆贺?
高家,也是天津的豪门望族,他又是年少成名,心高气傲自然是少不了。
心里头憋着一股火,念叨着王家几百年的豪门望族,成色到底如何?
总以为余姚那种小地方,怎么比得上天津的繁华?就是有些名气,也是在当地有点田地,最多也不过是一个土豪地主的角色。他和柯立芝乘坐的是军舰,民国海军虽然已经有不听调遣的趋势,但是总理开口,要一艘船,还是能安排下来的。
船出长江口入海,王学谦乘坐的火车就已经到达了杭州。等到他们抵达宁波之后,就已经晚了一天。从镇海港口下来,沿着甬江,北岸是镇海古镇,千年古城。而在南岸,确实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到处都是建设的道路,打桩机发出一阵阵的黑烟,思绪将高凌霨仿佛带到了年少时候,天津刚刚发展的时候。
那时候,租界里也是热闹非凡,建筑日新月异。
而宁波的动静,似乎一点也不比当年的天津小。
紧接着,在眺望甬江尽头,他看到了一座铁路桥,正在日夜赶工,加班加点的施工。
对此,柯立芝再熟悉不过,就像是美国的东部,尤其是在新英格兰地区,当初铁路兴起的时候,新兴城市一下子从农业小镇,转化成了巨大的生产力。
在柯立芝的眼中,宁波拥有港口的便利,如果加上铁路,那么将来的前途就不可同日而语。至于资源匮乏,这对于港口城市来说。根本就不是问题。
离开镇海的时候,柯立芝说了一句话:“我仿佛看到了另一个上海!一个更年轻的上海。”
上海!
即便高凌霨在心里,并不愿意承认上海在民国的地位,但是占据民国贸易半壁江山的上海,不仅在港口吞吐,财富的积累,城市的规模都要比天津上一个层次。长江沿岸十来个省份的贸易,加上都是富庶之地,已经是得天独厚了。
可是柯立芝却将宁波比喻成了另一个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