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匡威的这个团,虽然看守浙江南部最重要的关隘,一等一的重要。这也是因为卢永祥为了动江浙战争,不得不将驻防在各地的亲信部队抽调之后,兵力空虚,只能将张匡威的这个团滥竽充数,顶了上去。
如果卢永祥不动战争,他也不会放任张匡威的这个守备团看守仙霞关这么重要的地方。
随着军号集结的命令响起,张匡威紧张的握着手枪,在这么冷的天,鼻尖竟然还冒着汗珠。这不是他第一次上战场,但是相比之下,几乎和第一次上战场一样,让他紧张的心都吊在了嗓子眼。这是他这个团,在组建之后,第一次投入战场,在内心深处,张匡威一再的提醒自己但愿不会出岔子。攻击命令下达,他的这个团也第一次投入了战场。
其实李厚基的手下也是有炮兵的。
但是大炮的数量不多,花多半是老旧的火炮,炮弹还奇缺。在开始进攻的两天,他倒是试着对张载阳的防御工事起了炮击,一来可能是大炮数量太少,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二来,炮弹威力不足,并没有对第二师的防御工事构成太大的威胁,让李厚基放弃了步炮协同的先进作战理念。其实他也不懂什么步炮协同,拿破仑横扫欧洲的战术,现如今也不实用了。他不知道炮兵的好处,但李鸿章非常迷信炮兵。作为李鸿章一手提拔起来的手下,李厚基其实也非常迷信炮兵的作用。无奈手中结局,去年又被陈炯明黑了一把,实在拿不出太多的钱,来购买新式大炮。
不过在张匡威动进攻前。李厚基倒是命令炮兵稀稀拉拉的放了几炮。
杀伤对手倒是不见得,仿佛是给第二师的官兵提了个醒,他们要进攻了。
双方在四五百米的距离的时候,就开始互相开火了。
倒不是张匡威故意在这么远的距离,就命令士兵动了攻击。主要还是躲在工事后面的第二师前沿防线的士兵。零零散散的开枪,才引起张匡威这边的士兵迎头反击。
在堑壕战中,欧洲人认为战斗应该出现在5oo米左右,甚至更长的距离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