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主人公的语言展示。但推理又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不是一两句话能够说得清楚的。如果一部电影看下来,观众们就只看到一张说不停的嘴,这样的影片注定是失败的。
时下在娱乐圈很流行的高智商电影则采用了另外一种方式。用画面细节来暗示推理的逻辑。这种方式经过实践被认为是比较成功的,但缺点也很明显,看起来很“费劲儿”。
这也是时下高智商电影的通病,观众在观影的时候必须集中注意力的时候很可能还会不清谁是谁,或者哪是哪,还在想着上一幕谁跟谁到底咋回事时,接下来新的又来了,总之导演就是故意将观众带到脑筋急转弯的漩涡中,让观众的大脑一刻也没法闲着,眼睛也要眨也不眨。万一上个厕所回来,完了,后面一些地方很可能就看不明白了。
这类影片成败的关键就在于剧情能否引人入胜,让观众看不懂和让观众去思考在本质上就像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可效果却截然不同。前者很可能被人们弃若敝履。票房一片惨淡;而后者极有可能被观众奉为经典,每一个细节都会被人们拿出来津津乐道的讨论。
盖-里奇手里的这部《新福尔摩斯》光是剧本就已经达到了这样的效果,虽然剧情里还是能挑出不如人意的地方,不过兼备商业性质的创意在颠覆上确实做到了极致。
不过盖-里奇得承认,这样一种走极端的改变,还算是比较有趣的。至少观众在观影的时候会有一种新奇的感觉。这种新奇最先肯定是来自新版福尔摩斯先生形象气质上的变化。从看到剧本起、在大跌眼镜之余就不禁小有期待,盖-里奇就很想看看陈枫究竟如何玩转这个跨越极端的“变身”。
在人们熟悉的印象中,福尔摩斯应当是不屑于夸张的,处于观察家的本色,他应该更喜欢不动声色地“阅读”周围的人与事。而陈枫笔下的福尔摩斯虽不至于挤眉弄眼,但偶尔说冒出的一两句冷幽默却足以笑喷全场,这样的一个人物是很难让人相信他就是传说中的“神探”。
这样的颠覆虽然有些恶搞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