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怎么说吧,村南村北,滏阳河牤牛河,就形成了如此诡异,差距如此之大,截然不同的两种情况。
这种事儿,用科学如何解释?
不过蛟有这样的本事确实够大,但是它似乎疏忽了一点,那就是村里人可以开闸泄洪。
所谓开闸,便是村东边上的这条渠了,这条渠往常年都是浅水,里面水本身就不多。南端连接着滏阳河,平时关闸,闸口就设在南河堤的下面。
渠北面,直通牤牛河。
六零年发大水之后,村里为了防止再发大水的时候,无法排泄滏阳河的水,嗯,是的,牤牛河的河水一向比滏阳河的水位降得快,原因就是地势低,而且近连着滏阳河的下游,牤牛河北面又是一望无际几十里的田地,地势也偏低一些,这样的话,一旦滏阳河的水势居高不下,实在是保不住大堤了,那就只有开闸泄洪,引导滏阳河的洪水从渠里进入牤牛河,再将北地淹了。
好歹能救了整个村子。
您不要以为这样不科学,那水闸设计的时候,就想过水势相通,水位相平的道理。所以水闸设计的比较低,口比较小,保证洪水排泄的时候,水流量不会太大,起码能经得起东渠的流水量。而东渠,地势较高,基本与村子相平,渠两侧也弄了渠堤。
当年这条渠修起来之后,除了偶尔用作南水北调供应北地牤牛河的供水不足之外,基本没怎么用过。这也是因为这些年每每发大水,都还不至于大到淹没北地所有农田,用来保护村庄安全的地步。
如今到了这种危急程度,村里人也是无奈了,只有如此了。
下下策啊!
北地的稻田,那可就要全完了啊。
庄户人家,一年四季,不就是忙那么点儿农田,指望着那么点儿农田的收成么?可到了如今这种地步,也只有忍痛割舍,以护家园了。
正当空,阴云密布,电闪雷鸣,大雨倾盆。
东北南三方天际,晴朗无云,蓝天碧空;
西天处,夕阳高挂,红霞流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