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而已,对里面事件的熟悉却是无法与历史相比。
至于金国,赵莒接手了沂王当年安插在那里的细作。那是一个靠向金国和蒙古走私大宋丝绸、茶叶、陶瓷等奢侈品的商业家族,能于短短十几年事件崛起,是离不开沂王暗中支持的。这个家族一直致力于向金国高层行贿。现在让他们去调查金国六王爷完颜洪烈之子完颜康的信息,相信难度不大。
将两方面的信息整合之后,赵莒便有了七分把握。
其间,赵莒下旨,召集各行各业对于发明创造有奇怪想法的匠人,入科技司。科技司司长之职暂缺。其实叶适很适合这个位置,但是也不能总劳烦这位老人。赵莒想到了秦九韶。但是人家现在也比赵莒大不了几岁,还没有南宋大数学家的风采。所以,赵莒只能空着那位置,自己没事就跑去看看。并给科技司的匠人们提出了有关于火枪、火炮的改进想法,要求他们去完成这个任务。
忙完了这些,赵莒倒是有些清闲了下来。于是他将自己一直以来的想法付诸于行动——建立临安军校,培养中下层军官。此举在当时并不被人理解,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临安军校的作用逐渐显露了出来,并成为了大宋军人心目中的圣地。
只是作为临安军校的第一任校长,赵莒心中是怎么想的呢?咳咳,他当时只是觉得,被叫做“校长”很有意思……
想到就做。
赵莒将内阁召集了起来,开始了属于他的一言堂时代。
“朕知道,你们对朕的一些决定感到不解。”赵莒扫视一周,“朕也不需要你们可以理解,时间到了,你们自然会明白朕的苦心。但是现在,朕没有闲工夫解释这些,所以,你们只要听着朕的命令,一丝不苟的去完成,就足够了。”
“在过去的两个多月里,你们做的还算不错,朕的交代都没有落下。”赵莒眼中露出赞许之色,这让内阁的七位成员面色都有些激动。赵莒虽然还不到14岁,但是他所散发出来的气势,已经算是一位真正的帝王了。
从普通人成长为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