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蔓儿坐在软兜里,看的暗暗点头。
看过了葡萄园,一行人又绕过后山,往南山下的田地来。
“……去年种下的冬小麦,再过上半个多月,就能收割了。”连蔓儿告诉沈谨。
“我听小七说了。”沈谦勒马,靠近软兜说道,“割了这小麦,还能再种一茬是不是?”
连蔓儿就笑,看来沈谦果真是听小七说了不少,不然也不能说出“再种一茬”这种庄户人家的内行话。
“没错,还能再种一茬豆子。”连蔓儿就道。
沈六在前面听见连蔓儿说话,也勒马放慢了速度。
“这么说,咱们辽东府也可以一年两熟了?”沈六问连蔓儿。
“依我看,我们这应该是没问题。”听沈六这样问,连蔓儿就很谨慎地回答道,“去年试种了春小麦,第二茬也是种的豆子,时候不够,不是很熟,后来是割了做草料,卖毛豆,收益也还可以。今天这冬小麦,比春小麦能早收割半个月,再种豆子,应该就能熟了。”
沈六没说话,只是点了点头。辽东府幅员辽阔,从南到北的气候也并不完全相同,不过像三十里营子这种气候的地方,还是很多的。
三十里营子的土地可以一年两熟,那么相同气候的地区同样也可以。
“不过,这样种了一年的地,第二年就不能这么种了。听我爹说,得让地歇一歇。第二年就种玉米。”连蔓儿又道。
“就是这样,那也还是比别人多了近一倍的收成吧。”沈谨对这些事并不是很懂,不过也听出了些门道,就试探着问。
“是差不多。”连蔓儿点头,“不过,我们要付出的辛苦,也是人家的一倍,一倍还不止那。”
不仅是人力,还有粪肥。这两项是支撑高产的基本条件。
“等五郎回来了,年底让他写个条陈。”沈六就对连蔓儿道。
“嗯。”连蔓儿重重地点头。
这个时节麦穗已经比较饱满了,微风吹来,随着沙沙的响声,看麦浪翻滚,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