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工钱,连家只要每天供三顿饭。连守信性子厚道,在饭菜上肯花钱,将来帮工的都吃的高高兴兴,干起活来也有劲头。几天的功夫,茅厕就修好了。
看着建好的茅厕,说的人都有。
“妈呀,盖的比人住的房子还好看,这不糟钱吗。”
“看人家舍得花钱,以后是过大日子的人。”
“连家老四不简单啊,看着吧,以后咱这村子,就得数人家是头一份。”
不管人们议论,大家都有贪新鲜、好奇新事物的本性,茅厕刚建成。就有许多村里的人来参观并“留念”。更别说那些从官道上路过的人,当然最多的还是山上的人。
几天之后,新鲜劲了,但是茅厕里依旧人来人往。其中不乏村里的人。不管是时候,有勤快的人,就有懒惰的人。这些人家里也有茅厕,但是清理茅厕也是个麻烦活,而到公共茅厕,就没有清理的问题了。
这样一来,又出现了一个问题。茅厕的卫生需要有人维持,一开始的几天都是连守信去打扫的。
“爹,娘,咱雇个人吧。”连蔓儿就提议。连守信还有更重要的事情,打扫茅厕这种事,完全可以花些钱请人来做。
经过这些个月的历练,连守信对于请人干活这件事,在心理上已经完全接受,并且能够很老练的操作了。
最后,连守信出面雇佣了村里一个五十几岁的姓吴的老头,连家给提供扫帚等清扫用具,说好了,每天出工钱一文,三节另有酒、肉,吴老头负责早中晚三次清扫茅厕,务必要保证茅厕的清洁。
茅厕的事情完了之后,还没空闲下来,张氏就提出了她心心念念的养猪。
养猪,是庄户人家除了种地这项主业之外,最重要的生活来源。它几乎支撑了除了口粮以外,庄户人家的所有其他开支。庄户人家如果不养猪,那简直就不是在过日子。
张氏作为一家的主妇,手里有了钱,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多抓几只小猪羔来养。
连家老宅的前院,几乎是对称的。东厢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