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有限。
连家不富裕,这红封只是个形式。
“老四两口子咋还没到,我刚路过铺子的时候,还让他们快点来。”连守义道。
“同辈的都见见,蔓儿,你去催催你爹和你母亲。”连老爷子就道。
同辈的人都是平礼相见,也没有改口费红封。
连蔓儿去叫连守信和张氏,才走到大门口,迎面就遇上了,又一起。
“娘,爷和奶,还有大伯娘、三伯娘她们,都给改口费了,咱预备了没?”连蔓儿就问。
“早预备下了,昨天你爷和你奶就嘱咐了。”张氏拿出一个红封来,给连蔓儿看了看。
“那就好。”连蔓儿放心了。
连守信和张氏进屋的时候,赵秀娥已经在炕沿上坐了,见他们进来,并没有立刻起身。
“这就是你四叔、四婶。”何氏哈哈笑着道。
赵秀娥忙站起来,就和二郎又给连守信和张氏磕头,张氏将赵秀娥扶起来,将红封塞到她手里。
一屋子的人都各自找地方坐了,赵秀娥挨着周氏坐,大家伙你一言我一语地说起话来,多是询问赵秀娥如何如何的。赵秀娥似乎话不多,又或者是新面嫩,脸一直红红的。二郎坐在不远处,脸上带着傻笑。
连蔓儿听见外面一声声的鞭炮响,就从上房出来。小七正和六郎在院子里玩。
“二姐,你躲开点,我们放小鞭儿。”小七向连蔓儿道。
昨个的喜宴上,放了几挂鞭炮。一挂鞭炮里,总有些没有被点着,就落在地上。鞭炮放完了之后,早就守候在旁的孩子们就会冲到跟前,在一地的碎纸和鞭炮屑里,将那些没炸的鞭炮捡起来。
小七捡了些,昨天点了几个玩,不舍得一起放完,把剩下又存放起来,现在拿出来点。
之所以叫小鞭儿,是因为这种鞭炮很小,在连蔓儿看来,不过两厘米长,而且非常细。里面的药当然很少,点着了后,爆炸的声音短促,并不够响。但是在庄户人家的孩子眼里,却是难得的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