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坐者为遵,站立的不是跟班就是随从。他对袁方有了几分敬意,袁方看上去比立者还要年轻,然而举手投足都显得那么的遵贵,不是个富商就是个高官。
老人没再多说什么,而是邀请袁方喝茶。
袁方可不是来喝茶的,他象征性地呷了一小口,又问起了刚才的问题。
老者答道:“胡椒是根据其产地的不同而不合,我家的胡椒分为三种,一是果阿的,一是柯枝的,还有一种是古里的。”
袁方问:“这三种的价格如何?”
老人道:“如果客官有心要买,看在我们有缘,我就给你个实价,果阿的十二两一斤,柯枝的十三两一斤,这古里的最为值钱,我折本卖给你,十五两一斤。”
袁方并没有买胡椒的打算,只是他看到胡椒,联想到用胡椒作为一种武器来对付鞑子的可能。
现在他了解到胡椒的行情,感觉用胡椒当武器成本太高,一斤胡椒就差不多二十两银子,这可跟一个兵士的月饷不相上下。
如此高昂的价格,用胡椒当武器的想法就不可能实现,除非以后自已种植胡椒。
离开胡椒店,袁方走进了一家瓷器店,就家店铺是专门做番人的买卖的,按照后世的说法,就是专做出口生意。
店主是个二十上下的年青人,见有生意上门,店主笑脸相迎:“二位客官,你们想买什么?”
袁方道:“我们先看看货。”
这个店主的长相有点奸,虽然年青,却似个老行商。
“二位是第一次来香山澳吧?”
袁方没有搭理他,继续往里走,店主木着顾客是上帝的宗旨,并不在乎袁方的太度,看到袁方走了进来,更加的热情起来。
“请随便看,我这里的货全是景德镇官窑烧制的,都是上品货。”
袁方问:“有福禄寿吗?”
店主笑道:“有你要什么就有什么,有褔禄寿,有观音送子,五子拜寿,各式各祥皆有,你请里面走。”
这家店此起刚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