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把科研团队明确地分为两个组,每个组都专于本组的研究项目,这样才加快科研进程。
他给科研团队设立项目后,又明确地为他们指明方向,这样,可使研究团队少走了许多弯路,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直接给出了实物模型,只是有许多的具体数据须要研究者去完成。
由于睢州保卫战的胜利,袁家的名声已经享誉河南,有更多的年青人到睢州投奔袁家,其中不泛士族子弟。
袁方不但扩大了崇文书院,还在家乡重建了崇文书院。
与此同时,他开始把“忠勇大社”这个组织开始向睢州周边一点点扩散,并得到十分喜人的效果。
就这样,袁方在睢州忙忙碌碌,三年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崇祯十一年十一月,袁方回到了南京,他被任命为南京吏部尚书。
此时官场上的政治气氛已经大大地有利于袁方,在意方丁忧的五年时间里,他的崇文书院得到蓬勃的发展,所谓的“文党”已不再是传说,其在朝廷的声势与东林党不相上下,在朝廷的代表人物有傅冠、陈演、卢象升、兵瑜、范景文、方岳贡等一批人,这些人大多是袁方的同年,天启二年的同年全部都成长起来了,在严峻的政治博弈中,他们抱成团,借助崇文书院的各头,组建起了文党这样一个组织。
袁方还在南京的时侯“文党”并不存在的,只是被政敌三番五次地提及,天启二年的进士同年会干脆就默认了下来,因为同年会里很多人都与崇文书院有关联,为了抱团取暖,同年会中的大多数成员很自然地就与崇文书院结合了起来,使得政敌口中的“文党”真实地存在了。
就是在崇祯十一年十一月,此时的卢象升为了抗击鞑子入侵正领兵进驻宝定。
宝定巡抚张其平在杨嗣昌的授意下,拒绝为卢象升的部队提供补给,同时抽调走了总兵王扑的人马,使得卢象升这位天下兵马总指挥的兵力只有区区五千人。
十二月一日,卢象升率军进入巨鹿的贾庄,与鞑子遭遇,被三万鞑子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