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加上附件中提供了极其详尽的完整的工业化生产流程(最关键的几部分王凡只是大概提及,邮件中说明,炎黄共和国如果感兴趣,付费后可以得到另一半资料,当然如果不实际付款,也可以用此笔钱抵扣下一次的军火采购合同金额)。
李司长汇报后,分管工作的副部长没有着急向上面汇报,而是打了几个电话,然后将资料通过国家防卫部保密内部网络,发送到几位军工专家的手里,请他们鉴定真假,可信性,可行性等等。本来鉴定结果怎么也需要一些时间,但是正好陆军的一些专家正在攻关一个坦克装甲课题,手里有足够的设备和原料,他们通过王凡提供的实验室方案制作出了一块0.5米乘以0.5米的样品(这里需要说明一下,许多发明创造可以在实验室做出来,但是一旦大批量工业化生产,就会出现各种各样性能不达标的问题,军工发明也一样,所以如果某某新技术新产品在实验室制作出来了(成本极其高昂,无法大批量装备部队),那么他离大批量装备部队还需要不少时间,短则一两年,多则七八甚至十几年都不新鲜)。
然后专家用设备将样品固定好后,开始用武器对其进行试射,从最普通的步枪、轻机枪、重机枪,到rpg火箭筒,穿甲弹、火炮,155mm火炮,炎黄国最新型反坦克导弹都没有击穿样品,最后还是从驻军部队借来了“镇宅”的203mm重炮轰击,才正面击穿了样品装甲,引起了专家的一片吸气声和眼睛落地的声音。炎黄共和国最新装配的红箭9反坦克导弹,他的穿甲能力为1200mm的匀质钢,仅仅是让样品有细微弯曲。考虑到样品是100mm,也就是说60mm就能达到1300mm的匀质装甲的防护力,如果可以工业大规模生产,那么生产出的坦克可以全角度全方位达到1300mm以上的匀质装甲的防护力,正面更是可以达到2500mm以上的防护力,这样的坦克再配上反应装甲,行驶在战场上简直就是新一代的“铁幕”长城。
测试数据被第一时间上报给了国家防卫部,分管部长收到后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