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儒家大道理,青瑶也没有学,青瑶估计自己就是学了,也会不屑一顾,更不会教给陈家贵了。青瑶虽然比陈家贵小两岁,但陈家贵却对青瑶产生夫子一般的敬重。
在这三年间,青瑶不但给陈家贵普及基础知识,连着奶娘跟春萍都被青瑶扫盲。这让春萍和奶娘极为自豪,如今,她们两人也是识字的人了,对青瑶这个小姐更是死心塌地,内心暗暗发誓,要照顾小姐一辈子。
就连赵勇,赵箭在李傲的嘱咐下,也对青瑶产生了主子般的敬重,看着青瑶一个女儿家,学习武道比得上自己当初那时候的刻苦,更是激发他们的追随之心。
“青瑶,你爹后面可能会任陕西榆林知府,正四品的官,是我听来的,估计差不多,如果后面发了文,定下来之后,你们一家就会跟去榆林了。”李傲这一次过来探望青瑶,给青瑶带来一个家父为官的消息。
青瑶笑笑,从父母对自己的态度中,可以看到,他们对于自己是放弃了,从内心来说,当初自己刚刚来到孟府的时候,是盼着做一个他们眼里的好女儿,可惜,事与愿违,在裹脚这件事上根本就没有转寰的余地,如今自己背上不孝之女的名声,也是他们为了全府的好名声而加诸在自己身上的,他们如此爱惜名声,会带一个名声不堪的不孝之女一起去的么?青瑶敢肯定他们不会这么做,也许他们对自己这样养着算是仁至义尽了,母女之情,父女之情,远远比不上眼前这个爹给自己的。
过了十几天,孟子方果然得到任命,前去榆林任知府。
榆林这个地方很靠近蒙古,这里的土地大多是军户种的,因为军户不能随便离开,否则就是哗变处理。而其他能跑人的农户,商户,能跑的都跑了,只因为榆林经常收到蒙古鞑子的抢掠。而守卫在榆林的边军,看到鞑子就躲进墩里,根本不会应战。
而蒙古鞑子也不管边军,他们进入大明就是抢夺一切可以抢夺的,粮食,牲畜,钱财,年轻力壮的男女。所以,这里其实是一个边疆的重灾区。
如今朝廷也知道这里